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新闻中心>>工作动态>>正文

坚持立德树人,争做“四有”教师——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名师谈感悟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03日 16:24浏览次数: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是确保“培养什么人”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证教师自觉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直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校党委确定2019年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立德树人,弘扬至善,争做‘四有’好老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活动。

531日学校召开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推进会,师德先进个人和教学名师代表分别围绕师德师风建设主题,结合自己本职工作和思想实际,做了精彩交流发言。他们对教师诚信的思考,对师德内涵的体会,对实际工作的感受,充分体现出我校教师师德师风的整体素质和内涵修养。这五位教师的发言在教师师德方面真正做到了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有所成。现汇集如下:

 

 

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好老师

幼儿教育学院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幼儿教育学院的专职辅导员陈璐,非常荣幸能够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在今天的会议上发言。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好老师》。

百年大计在于教育,而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强调指出,“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新时代,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根植教育,积极进取、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身应有的力量。

好老师应当恪守教育初心。教师应当把教育当作人生最大的事业,将传承知识、塑造灵魂、实践理想作为自身的最高追求,用爱心和忠诚诠释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好老师应当涵养高尚师德。教师崇高的师德和以身作则的表率,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也最深远的教育。而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以及教师在工作、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好老师应当锤炼专业本领。当今这个时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要成为合格的教育者,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教育视野,更新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在知识文化方面的需求。

好老师更应当倾情关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应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用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而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们的工作需要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引领学生。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不断提升个人的师德修养水平,并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明确辅导员工作对于学生而言意味着什么,或者说我们的工作到底能够为学生带来些什么。前些天和一个毕业班的学生聊天,我非常认真地问了她这个问题,学生回答说这个问题挺难用语言去表达,但日常的点滴感受与老师们的为人处事就像是一颗种子,或许在当下并没有那么深的体会,但如果在以后的职业生涯里也遇到类似的事,起码在自己的内心会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学生的回答其实给了我一个重新审视自身日常工作的机会,也让我更加认识到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特性,更加认识到我们在工作中,甚至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其实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辅导员,要成为大学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与指导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带给学生正向的引领,能够做到平等、理解、尊重和包容,能够成为准则的模范践行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温暖的力量。对于校园中一批又一批年轻丰富的生命,我们努力的身影也一定有着它独特的价值。其次,明确辅导员工作对于我们自身而言意味着什么?这份工作需要时间的累积,我们的教育对象也是有着鲜活个性的生命,想要达成某个教育目标绝不是容易的事,但从个人体会来说,这样的一份工作经历,着实非常幸运,因为没有什么工作能让你有机会去陪伴和见证另一群充满活力生命的成长,甚至于更多的时候我其实是从学生的身上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从他们的身上,我体会到坚持的意义;体会到在面对逆境或者重大转折时应该如何淡然一些去面对;体会到集体的意义;体会到保有热情的意义;体会到有勇气挑战自我的意义。辅导员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更多的就是这样一个学习的过程,许多时候我们并不仅仅是学生的老师,而是与学生一道,组成一个成长与学习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实现双向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该努力维护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价值,激励他们不断地去追求比当下更完善的自我。

教师的工作就是一份平凡普通的工作,甚至有的时候还需要面对误解与质疑。但无论如何,它是一份十分重要的工作,就像大连海事大学的辅导员曲建武老师所说:“知识可以弥补,但如果灵魂朽掉了,几乎是无法弥补的。”也正因为如此,它是一份有许多困难的工作,因为价值观的认同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把学生真正放在心上,需要爱与尊重,需要沟通与体验,需要倾听与表达,需要赞赏与帮助,需要我们更加努力,也需要我们与学生实现共同的成长。也正是基于这些,在这个难得又充满挑战的新时代,我愿意努力成为一名让学生难忘的老师,成为他们青春时光的那个忠实的陪伴者与见证者。

  IMG_256

 

争做“四有”好教师

教育科学学院      

 

上午好!我是教育科学学院的教师陈卿,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向各位领导、老师汇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选择了教师,也就选择了无悔的人生。十多年的教师生涯,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事业的甘与苦,也深切感受到师德师风的重要性。现将自己在师德方面的工作及感悟总结如下:

一、忠诚于党,爱岗敬业

身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我政治立场坚定,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始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持续学习“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理论政策,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恪守教师的职业操守,时刻以《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二、尊重学生,平等交流

在教育这一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间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只有教师在内心深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逐步觉醒和发展,这样才能进行主体与主体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达到教育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尊重学生是确立和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主动接触学生,了解学生们的需要,倾听学生们的心声,为学生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学生们的独到见解鼓掌喝彩,让学生能近距离感受和体验老师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促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觉醒。在教学中,我积极向学生渗透平等意识,激发学生们表达交流的愿望,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心理学专业教师,我更是深知榜样示范的强大力量,因此,我力求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我要求自己着装得体大方,对待学生亲切热忱,谈吐幽默风趣,通过树立良好教师形象,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我不断学习探索,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专业榜样。要求学生时,我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让学生囗服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心服。

四、关爱学生,因材施教

“爱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特别关爱那些学困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到“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花草树木千万种,性情品质各不同,但在园丁的手中,他们都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努力践行因材施教,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每名学生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对他们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不断发展提高。

师德修养贵在自觉,修养是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教育,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除了不断学习,不断磨练,更需不断自省和长期的身体力行。我深知自己离优秀教师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践行,将四有好教师作为自己终生奋斗和努力的目标!

IMG_257 

 

微灯一盏,光芒万点

文学院    苏瑞琴

 

大家上午好!我是文学院教师苏瑞琴,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谈谈我对于“师德”的一点浅薄认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师风,为师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要求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作为一名师院人,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打造“金课”,践行师德

《易经》中有“君子以果行育德”,师德师风建设最重要的是践行,以果断行动贯彻实行师德师风相关要求,重要途径之一即好好上课,上好好课,打造“金课”。

打造“金课”,首先要教书育人统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中心,“教师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职责,而且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培养高尚情操的重任。”我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字学,语言文字是工具,是思想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育人方面具有日日、时时浸润的特点,能于日常生活中有效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与人文素养。讲语言文字,传中国文化,育当代学生。“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文学院官微推送的学生见习成果“一字见心”,栏目宗旨即“一字见心,见心立德。”

打造“金课”,其次要创新授课方式,这一年主要表现为雨课堂的使用与章节小结的设计。语言学科某种意义是介于文科与理科之间的一种学科,需要求实求精,需要多思多练。雨课堂的使用大大增加了学生练习与思考的机会,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其次,章节小结,在每次讲完一章内容后,结合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设计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小结,沟通每一节内容之间联系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二、实践育人,夯实师德

结合我院应用型学校的定位及汉语言文学专业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目标,围绕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形式较为丰富的课程见习。如从2014级开始的“一字一画一故事”到 “一字见心”;又如这一学期进行的“最熟悉的陌生字”歌曲创编,“燃烧吧,训诂学”“汉字美”等歌曲受到同学一致好评。特别要说一下的是,从2013级学生坚持至今的“姓名联创作”见习。这一见习目标是让学生首先了解自己名字中每一个字的形体结构、词义演变等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创编姓名联。这一活动目前反馈非常好,姓名联的自我介绍让单位招聘、同学、朋友深刻地记住了茫茫人海中的他。

以上见习活动过程艰辛,每个见习都至少提前一个月准备,几经修改,学生始苦终乐。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她们,她们也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以课程实践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与提升,是有效地教育,是夯实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终身学习,提升师德

“育人先育己,育才先育师。”终身学习是提升师德的必由途径。无论是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还是提升专业素养、增强综合素质,都需要教师不断奋斗,终身学习。这一年我深刻感受到“老师”是一个不老才相对容易当的“师”。面对00后描述我有着“慈祥的笑容”这一现状,我充分认识到我已经“老”了。冯恩洪教授来我校做讲座时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21世纪的你,讲了一堂比你母亲还老的课”,这句话警醒着我。如何在了解我们00后学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知识、理念、教学方法,除终身学习外无他。不仅要学习严谨专业的学科前沿理论,而且要学习了解新一代学生的心理、思维;不仅要学习规范用语清晰讲授,而且要学习“皮一下”“酸菜鱼”等网络用语与学生充分沟通;没事儿还得瞄两眼热门视频,以备讲课导入、类比类推等。当如一位学生姓名联所言“菇古含今无端涯,博学洽闻有恒志”。终身学习,学思想、学专业、学学生,提升师德,做一个老而不老的老师。

我周围有很多比我更优秀的人,潜德隐行。今日站在这里深感惶恐,唯有毫不懈怠,进德修业,教书育人。“师德”一词在《汉书•礼乐志》中是“众德”之意;我相信文学院、陕师院所有老师都将终生秉承师德,以己身之微光与学生汇成星辰,光耀天地。

IMG_258 

 

固守本心,不负韶华

经济与管理学院    靳慧芳

 

20088月,盛夏时节,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我走进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原陕西教育学院)的大门,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师院人。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从事教师工作已十年有余。十余年来,我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无尚崇敬、对学生和家长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现将我个人一点小小感受与大家分享、共勉。

一、学古知今、与时俱进,赓续师德传统。

不知古就不知今,今天的一切是过去演化和传承而来的。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也累积和传承了很多优秀的师德品质。《礼记》有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可见无论是“传道授业”还是“喻德”都是为人师者最基本的职责。今天的教师应当在立德当表率,树人为根本,立教作贡献的基础上生发出更为丰富的内涵。

教学是教师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虽然我在大学时并不是一名师范生,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但参加工作后,我十分注重这方面知识的汲取与补充。十年来,我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教学工作,坚持学习、不断进取。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材的内容,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科学整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所教学生的一致认可。

由于专业的特点,我所带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很多课本上的内容在讲课当时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我不断学习、追踪行业的最新知识并在课堂当中对学生进行反复强调。因此,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就成为我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多年来,我早已习惯将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体当中的新闻事件与我的专业相结合,并加以改造形成案例呈现在课堂当中,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将最新最准确的知识以这样的方式传递给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学习的效果更佳,也契合了学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当然,环境的变化也曾使得我有过短暂的懈怠与彷徨。随着学校不断的发展,我所带专业几经变化,从最初的房地产专业、到地理专业、再到学前教育(幼儿园管理),又走到了今天的经济管理。十年来,我讲授的课头将近20个,内容跨越了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也会有迷茫和烦躁的时候。然而每次走进教室看到学生,这种念头就会迅速褪去,认真的投入到备课、讲课的工作当中,力争上好每门课程。同时,也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新专业知识,扩充自己的管理知识,我在早已过而立之年的年纪报考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生,努力用新知识充实自己,艰苦进行转型。

二、固守本心、学高身正,坚守师德规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考察、讲话、批示中表达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教师职业的尊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更是总书记对全体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所有同仁应该坚持的师德规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就一定能将工作做好。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职业道德的意义范畴。基于教师的示范作用和社会期望,好老师要自觉地为学生作表率、做榜样、作示范,好老师的品德和行为要自觉地高于、优于一般社会成员。对教师道德的要求,不仅包括要求教师的道德自觉、道德自律,而且还同时注重要求发挥教师道德的示范作用,引领社会道德风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教书育人、育人为先的教育理念。参加工作以来,我在完成教师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先后担任过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在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工作中深入学生当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立德树人。

三、以情感人、用心育人,传递师德力量。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充满情感的的教育工作是温暖人心的。

去年9月开学报到第一天,由于个人不小心在学校发生事故导致右脚骨折,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卧床休息三个月,而第三天就是我新学期的第一节课,经过和家人的商量我坐着轮椅坚持上课,没有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在这个过程学生也受到感染,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都有很大的提升,下课时总是主动来关心我。通过这个阶段我和学生的感情很快就建立起来,对我深入的了解他们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引导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十年的教师生涯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成就。但是源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本心的坚守,同样感到充实、快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的固守本心、砥砺前行、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IMG_259 

 

不忘育人初心 牢记时代使命

数学与统计学院    王金柱

 

大家上午好!我是数学与统计学院王金柱。今天我的发言题目是“不忘育人初心牢记时代使命”。最近一段时间,集中学习了我院印制的《师德师风建设学习读本》 ,下面我就结合学习人民日报发表的《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篇文章,谈谈我对高校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一点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抓好师德师风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高校应从“四个统一”着力,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必须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高超的教学艺术、优秀的科研成果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我们都应该按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努力钻研教学艺术。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书和育人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教育活动历来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把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教书为育人服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中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教师如果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二者割裂开来,就变成了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致使教书失去育人的功能,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职责,而且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培养高尚情操的重任;只有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自觉当好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品质的塑造者,才不愧为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二、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言传与身教相辅相成,构成教书育人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教师不仅要善于言传,而且要善于身教,让学生眼见为实,激起思想共鸣,进而促进对教师言传的认同和接受,最终实现对学生心灵和人格的塑造。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中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要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我们的教育对象以后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不仅仅影响一代人,而是要一代一代的向下传承,今天教育是否成功,不仅仅关系着当下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教师要求学生怎么做,自己先要做出表率,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赢得他们的尊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与理想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而且是良好道德品格的实践者和示范者。

三、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爱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是教书育人的必然要求。潜心问道,不是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教师所问之“道”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是一种动态的存在。特别是要从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潜心问道离不开严谨治学、注重诚信、勇担责任的优良学风,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作为一个老师,不仅仅要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要跟上社会的发展,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走出书斋、关注社会,加强对社会发展实际的认识和了解,用自己的知识去反哺和服务于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反过来用在社会服务中学到的知识提高课堂的质量,这既可以让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知识传授概念化、空洞化,增强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又可以使教师所传之“道”满足社会的需要、符合育人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在为党和国家教书育人中成就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四、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

学术自由是高校孜孜以求并赖以立足的宝贵根基,是科学文化繁荣的必要前提,一定程度的学术自由客观上能够为学者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学术自由强调为学者提供追求科学真理的条件保障, 以宽松的学术环境保障追求真理的自由。但任何自由均是有条件的,离开纪律的强制性自由也就无法实现,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也是如此,二者辩证统一。学术活动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术规范,社会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理论创新,学术自由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前提保障,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倡导学术自由并不代表可以放任自流。学术自由需要学术规范的约束,学术成就需要学术规范去评定,二者相得益彰。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人生的神圣使命。广大教师必须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四个引路人”的责任。

IMG_260 

 

关闭

Copyright © 2019 By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人事处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南长安街神禾大道 邮编:710100 电话:029-81530056 技术支持:泽瑞通信